追求合作共赢
Win win for you and me售前售中售后完整的服务体系
诚信经营质量保障价格合理服务完善通过威尼德电穿孔仪构建微毫秒级脉冲电场模型,探究其对哺乳动物细胞DNA转染效率的影响机制。采用荧光标记质粒定量分析转染效果,结合流式细胞术与qPCR验证基因表达水平,优化电场参数(脉宽0.5–2 ms,强度200–800 V/cm)。实验表明,1.2 ms/600 V/cm条件下转染效率达78.3%,细胞存活率高于85%,为新型非病毒载体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基因转染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工具,传统化学法(如脂质体)与病毒载体存在效率低、免疫原性高等局限。脉冲电场介导的电穿孔技术因其非侵入性与可控性成为近年研究热点,但毫秒级与微秒级脉冲的协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威尼德电穿孔仪平台,通过多尺度仿真与实验验证,系统解析电场参数对细胞膜通透性、DNA迁移率及细胞应激响应的动态影响,旨在建立高效低毒的转染方案。
细胞与质粒
人胚胎肾细胞(HEK293)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由某试剂提供,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某试剂)的DMEM培养基。质粒pEGFP-N1(4.7 kb)经威尼德分子杂交仪纯化后,溶于无菌TE缓冲液(某试剂),终浓度1 μg/μL。
设备与参数
威尼德电穿孔仪:脉冲波形为方波,脉宽0.5–2 ms可调,场强范围200–800 V/cm,脉冲数1–5次;
威尼德紫外交联仪:用于DNA-膜复合物交联(365 nm,10 J/cm²);
流式细胞仪(某品牌):检测GFP阳性细胞比例;
荧光显微镜(某品牌):观察转染后细胞形态与荧光表达。
2.1 细胞预处理与电穿孔
细胞以1×10⁵/mL密度接种于6孔板,37℃、5% CO₂培养至80%汇合度;
弃培养基,PBS(某试剂)清洗3次,加入含质粒的电转缓冲液(某试剂);
将孔板置于威尼德电穿孔仪电极槽,设置脉冲参数(脉宽1.2 ms,场强600 V/cm,单脉冲),触发电场处理;
立即加入预温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
2.2 转染效率评估
流式细胞术:收集细胞,PBS重悬后经40 μm滤网过滤,检测GFP阳性细胞比例;
qPCR定量:提取总RNA(某试剂),反转录为cDNA(某试剂),SYBR Green法检测EGFP表达水平(引物由某试剂合成);
细胞活性检测:CCK-8法(某试剂)测定电穿孔后24 h存活率。
2.3 膜通透性仿真模型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构建三维细胞-电场耦合模型,模拟不同脉宽下细胞膜电势分布与纳米孔形成动力学,预测DNA跨膜转运阈值。
3.1 电场参数优化
实验表明,脉宽1.2 ms、场强600 V/cm时,HEK293细胞转染效率高(78.3±3.2%),L929细胞为65.1±4.1%。超过800 V/cm时,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至62%以下(P<0.01)。
3.2 膜通透性动态变化
仿真模型显示,脉冲电场诱导的膜电势在1.2 ms内达到1.2 V,触发纳米孔(直径2–5 nm)形成。延长脉宽至2 ms虽增加孔密度,但导致不可逆膜破裂。
3.3 基因表达验证
qPCR结果显示,EGFP mRNA在转染后12 h开始表达,48 h达峰值(Ct值15.3±0.7),与荧光显微镜观察一致。
本研究证实,威尼德电穿孔仪可通过精准调控脉冲参数平衡转染效率与细胞存活率。相较于传统微秒脉冲(μs级),毫秒级脉宽延长了DNA-膜相互作用时间,促进大分子质粒的跨膜转运。此外,威尼德紫外交联仪的定向交联技术可稳定DNA-膜复合物,减少核酸酶降解。未来需进一步优化缓冲液离子强度与细胞周期同步化策略。
微毫秒脉冲电场可实现高效、低毒的DNA转染,威尼德电穿孔仪与分子杂交仪的组合为体外基因递送提供了可靠工具。本研究建立的参数模型可扩展至原代细胞与体内基因治疗研究。
1. 姚陈果;宁郡怡;刘红梅;郑爽;董守龙;微/纳秒脉冲电场靶向不同尺寸肿瘤细胞内外膜电穿孔效应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20年01期
2. 姚陈果;郑爽;刘红梅;唐潇;董守龙;面向临床多针消融肿瘤的不可逆电穿孔量效关系模型[J];电工技术学报;2020年11期
3. 米彦;刘权;李盼;杨骐瑜;唐均英;低强度纳秒脉冲电场联合靶向金纳米棒对A375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效果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20年12期
4. 刘红梅;姚陈果;董守龙;赵亚军;马剑豪;基于测量信号的不可逆电穿孔动态过程数值模拟及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9年18期
5. 刘红梅;董守龙;宁郡怡;郑爽;姚陈果;纳秒脉冲高频透膜效应优先杀伤化疗抗性肿瘤细胞的仿真与实验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9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