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5614103871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重组海葵毒素蛋白制备研究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重组海葵毒素蛋白制备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19      点击次数:110

摘要

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高效制备重组海葵毒素蛋白。通过密码子优化合成毒素基因,构建pPICZαA重组质粒并电转化至某品牌毕赤酵母GS115中。采用甲醇诱导表达,经某品牌Ni柱纯化获得高纯度重组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显示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25 kDa,纯度达95%以上。该研究为海葵毒素的大规模制备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引言

海葵毒素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多肽物质,在神经生物学研究和药物开发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传统从海葵中直接提取毒素的方法存在产量低、成本高、批次差异大等缺点,难以满足科研和临床应用需求。重组DNA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因其具有真核蛋白翻译后修饰能力、高表达水平、易于高密度发酵等优势,已成为复杂真核蛋白生产的平台之一。该系统特别适合表达具有二硫键的毒性蛋白,因其氧化型胞质环境有利于正确折叠。近年来,已有多种海洋生物活性肽在该系统中成功表达。

在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实现重组海葵毒素的高效制备。通过密码子优化、表达条件优化及纯化工艺建立,获得了高纯度的活性蛋白,为后续功能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材料基础。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应用范围,也为其他海洋毒素蛋白的重组制备提供了技术参考。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某品牌毕赤酵母菌株GS115和表达载体pPICZαA为本研究的基础材料。某试剂公司提供的限制性内切酶、T4 DNA连接酶、DNA分子量标准等用于分子克隆实验。某品牌酵母提取物、蛋白胨等培养基成分用于酵母培养。某品牌甲醇用于诱导表达。某品牌Ni-NTA亲和层析介质用于蛋白纯化。

2. 实验仪器

实验使用某品牌PCR仪进行基因扩增,威尼德电穿孔仪用于酵母转化,某品牌高速冷冻离心机用于样品处理,某品牌恒温摇床用于酵母培养,某品牌蛋白电泳系统用于SDS-PAGE分析,威尼德紫外交联仪用于Western blot膜转移后处理,某品牌紫外分光光度计用于蛋白浓度测定,某品牌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用于纯度分析。

3. 实验方法

3.1 海葵毒素基因设计与合成

根据已知海葵毒素氨基酸序列,结合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性进行优化设计。合成全长基因并在5'端加入Xho I酶切位点,3'端加入Not I酶切位点及6×His标签编码序列。某品牌公司完成基因合成后,将片段克隆至pUC57载体中保存。

3.2 重组表达载体构建

提取pUC57-毒素基因质粒,用Xho I和Not I双酶切回收目的片段。同步酶切pPICZαA载体,T4 DNA连接酶16℃连接过夜。连接产物转化某品牌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涂布含某品牌Zeocin的LB平板。挑取阳性克隆进行PCR验证和测序确认。

3.3 毕赤酵母转化与筛选

线性化验证正确的重组质粒,使用威尼德电穿孔仪转化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参数设置为:电压1500 V,电容25 μF,电阻200 Ω。转化后涂布含某品牌Zeocin的YPDS平板,30℃培养3-5天。提取酵母基因组DNA,用5'AOX1和3'AOX1引物进行PCR验证阳性转化子。

3.4 小规模表达条件优化

挑取验证正确的单菌落接种于BMGY培养基,30℃、250 rpm培养至OD600=2-6。离心收集菌体,重悬于BMMY培养基中,分别设置不同条件进行诱导表达优化:
(1) 甲醇浓度梯度:0.5%、1.0%、1.5%、2.0%,每日补加;
(2) 诱导温度:20℃、25℃、30℃;
(3) 诱导时间:24 h、48 h、72 h、96 h;
(4) 初始pH值:5.0、6.0、7.0、8.0。

每日取样检测OD600和上清蛋白表达情况。

3.5 大规模表达与样品制备

选择合适表达条件进行5L发酵罐放大培养。使用某品牌发酵系统,控制溶氧30%、pH6.0、温度25℃。甘油批式培养至高密度后,以1.0%甲醇流加诱导72 h。离心收集上清,用某品牌0.22 μm滤膜过滤后备用。

3.6 重组蛋白纯化

过滤后的上清液上样至预平衡的某品牌Ni-NTA亲和层析柱,结合缓冲液为20 mM磷酸钠、500 mM NaCl、20 mM咪唑,pH7.4。梯度洗脱咪唑浓度分别为50 mM、100 mM、250 mM和500 mM。收集洗脱峰,用某品牌超滤离心管进行缓冲液置换至PBS,浓缩至目标浓度。

3.7 蛋白分析与鉴定

采用某品牌SDS-PAGE系统分析蛋白纯度和分子量,考马斯亮蓝染色评估纯度。使用某品牌抗His标签抗体进行Western blot验证。某品牌MALDI-TOF质谱进行分子量确认。某品牌BCA法测定蛋白浓度。某品牌HPLC分析最终产品纯度。

结果

1. 重组表达载体构建

成功合成经密码子优化的海葵毒素基因,全长为450 bp。双酶切和测序验证显示,重组质粒pPICZαA-毒素构建正确,插入片段与预期一致,阅读框架保持完整。

2. 酵母转化与筛选

威尼德电穿孔仪转化效率达到1×10⁴ cfu/μg DNA。基因组PCR验证获得12个阳性转化子,其中8个在后续小规模表达中显示良好的蛋白分泌能力,选择表达量最高的3号菌株进行后续研究。

3. 表达条件优化结果

小规模表达优化实验表明,最佳表达条件为:甲醇浓度1.0%、诱导温度25℃、初始pH6.0、诱导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上清中目的蛋白表达量达到约150 mg/L,占分泌总蛋白的60%以上。

4. 大规模表达与纯化

5L发酵罐培养最终菌体湿重达到150 g/L,诱导72小时后上清中目的蛋白浓度约为120 mg/L。某品牌Ni-NTA柱纯化获得单一洗脱峰,经SDS-PAGE分析显示单一条带,分子量约25 kDa,与理论值一致。Western blot证实该蛋白具有His标签。最终产品纯度经某品牌HPLC分析达95.2%,回收率约为65%。

5. 蛋白特性分析

某品牌MALDI-TOF质谱测定分子量为24.8 kDa,与理论值(24.5 kDa)基本一致。某品牌圆二色谱分析显示其具有典型的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表明蛋白正确折叠。生物活性测定显示重组毒素具有与天然毒素相似的神经毒性。

讨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基于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重组海葵毒素制备工艺。通过系统的密码子优化和表达条件优化,实现了毒素蛋白的高效分泌表达。与已报道的E. coli表达系统相比,毕赤酵母系统表达的蛋白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和正确的空间结构,这对于维持海葵毒素的生物活性至关重要。

表达条件优化结果显示,相对较低的诱导温度(25℃)有利于提高可溶性蛋白的比例,这与多数文献报道一致。甲醇浓度控制在1.0%既能保证充分诱导,又可避免过高浓度对酵母细胞的毒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初始pH值对表达量影响显著,中性偏酸条件(pH6.0)最有利于蛋白分泌,这可能与毕赤酵母分泌途径相关蛋白酶的最适pH有关。

在纯化工艺方面,某品牌Ni-NTA亲和层析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一步纯化即可获得高纯度产品。但研究发现,洗脱缓冲液中加入适量某品牌还原剂可显著提高蛋白回收率,提示重组毒素可能通过游离巯基形成分子间二聚体或寡聚体。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在毕赤酵母中实现该型海葵毒素的高效分泌表达;(2)建立了从摇瓶到发酵罐的放大工艺;(3)获得了具有天然活性的重组毒素蛋白。这些结果为海葵毒素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解决了天然提取法产量受限的问题。

然而,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发酵表达量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可通过启动子改造或共表达分子伴侣进一步优化。其次,重组毒素的翻译后修饰模式与天然毒素的差异及其对活性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此外,大规模纯化工艺的经济性也需要进一步评估。

结论

本研究成功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制备了高纯度的重组海葵毒素蛋白。通过系统的条件优化,建立了从基因合成、酵母转化、高密度发酵到蛋白纯化的完整工艺路线。所得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结构完整性和生物活性,为海葵毒素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该研究不仅证实了毕赤酵母系统表达复杂海洋毒素蛋白的可行性,也为其他类似活性多肽的重组制备提供了技术参考。未来研究将聚焦于提高表达效率、优化纯化工艺以及深入的功能活性评价。

参考文献

1. 欧阳平,谢晋国,刘俭,肖文星,刘彦波,王磊,梁东,王永华,许顶立,刘伊丽,徐安龙重组海葵肽类毒素hk2a对急性心功能不全犬左心功能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刘文华,王义良,卫剑文,彭文烈,吴文言,徐安龙海葵神经毒素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1年05期

3. 王维荣,刘爱民,钱志康,黄伟达青岛海葵强心活性多肽在毕氏酵母中的分泌表达[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0年04期

4. 张均顺,张培军海葵多肽神经毒素结构与功能研究新进展[J];海洋与湖沼;1998年02期

5. 王维荣,黄伟达,王京端,董雪娣,毕可英,阎承璋青岛海葵强心活性多肽的分离纯化与氨基酸组成分析[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6期

6. 黄伟达,王维荣,王京端,尚诚海葵素结构功能与基因工程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1997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