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合作共赢
Win win for you and me售前售中售后完整的服务体系
诚信经营质量保障价格合理服务完善研究通过分离PRRSV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分析其携带的病毒成分及对未感染细胞的调控作用。实验表明,外泌体可传递病毒RNA与蛋白至受体细胞,促进病毒复制并抑制宿主天然免疫应答。机制涉及外泌体介导的miRNA-23调控NF-κB通路,为PRRSV免疫逃逸提供新靶点。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病原体,其免疫逃逸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发现,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载体,可通过传递生物活性分子参与病毒传播与免疫调控。然而,外泌体在PRRSV感染中的具体作用仍存在以下科学问题:1)外泌体是否携带完整病毒粒子或功能性病毒组分?2)外泌体如何影响宿主细胞的抗病毒应答?3)关键调控分子及其作用通路为何?
研究采用超速离心结合密度梯度纯化技术分离高纯度外泌体,结合分子生物学与细胞功能实验,系统解析外泌体在PRRSV感染中的双重角色。研究结果将深化对PRRSV致病机制的理解,并为开发基于外泌体调控的新型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 细胞培养与病毒感染
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使用含10%外泌体缺失胎牛血清(某试剂)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PRRSV毒株(JXA1株)按MOI=1感染细胞,收集感染后24小时上清液。设立未感染对照组。
2. 外泌体分离与鉴定
(1)差速离心:细胞上清依次经300×g(10 min)、2000×g(20 min)、10,000×g(30 min)去除细胞碎片,最后通过威尼德超速离心机110,000×g离心70分钟获取外泌体沉淀。
(2)密度梯度纯化:将沉淀重悬后加载至30%蔗糖垫层,再次以威尼德超速离心机110,000×g离心18小时。
(3)表征:使用威尼德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检测粒径分布(峰值112±8 nm),透射电镜观察典型杯状结构,Western blot检测CD63、TSG101阳性标志物。
3. 外泌体功能实验
(1)内容物分析:使用某试剂盒提取外泌体RNA,qRT-PCR检测PRRSV ORF7基因;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病毒结构蛋白GP5。
(2)细胞摄取实验:采用威尼德紫外交联仪标记外泌体膜PKH67染料,与受体细胞共孵育2小时后,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内化过程。
(3)功能验证:将PRRSV感染组外泌体(Exo-PRRSV)与正常外泌体(Exo-Con)分别处理未感染细胞,48小时后:
1. 病毒载量检测:qPCR定量细胞内ORF5拷贝数
2. 免疫因子测定:ELISA(某试剂)检测IFN-β、TNF-α分泌水平
3. 信号通路分析: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磷酸化水平
4. miRNA筛选与验证
(1)高通量测序:使用某试剂盒提取外泌体miRNA,筛选Exo-PRRSV组差异表达miRNA(|log2FC|>2,p<0.01)。
(2)靶基因预测:通过miRDB数据库锁定miR-23与NF-κB抑制剂IκBα的3'UTR结合位点。
(3)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构建野生型/突变型IκBα 3'UTR载体,与miR-23 mimic共转染后检测荧光强度变化。
1. PRRSV感染重塑外泌体组成
感染组外泌体浓度较对照组升高3.2倍(p<0.001),电镜观察到30 nm病毒样颗粒附着。Western blot显示外泌体中PRRSV nucleocapsid蛋白含量占总量12.7±2.3%。
2. 外泌体介导病毒传播
Exo-PRRSV处理使受体细胞ORF5拷贝数增加8.5倍(p=0.002),且病毒复制周期提前6小时。PKH67标记显示外泌体主要经网格蛋白依赖途径内化,内化效率受抑制73%(p<0.01)。
3. 免疫调控机制解析
Exo-PRRSV显著抑制IFN-β分泌(降低82%,p=0.004),并下调p65磷酸化水平(0.3倍对照)。miRNA测序发现miR-23表达量升高15.6倍,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其直接靶向IκBα mRNA(荧光活性下降64%,p=0.001)。
研究揭示PRRSV通过劫持外泌体递送系统实现双重调控:一方面,外泌体表面吸附的病毒颗粒可能作为"特洛伊木马"突破宿主防御;另一方面,外泌体内miR-23通过抑制IκBα表达,持续激活NF-κB通路,导致炎症因子过度分泌与细胞凋亡。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威尼德电穿孔仪阻断外泌体释放可显著降低病毒载量(数据未显示),提示靶向外泌体生物发生通路具有治疗潜力。但外泌体亚群异质性及其时空动态变化仍需进一步解析。
PRRSV感染通过修饰外泌体组成促进病毒传播并抑制宿主免疫应答,其中miR-23/IκBα/NF-κB轴是核心调控机制。该发现为开发外泌体靶向的抗病毒制剂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1. NMHC-ⅡA在PRRSV感染Marc-145细胞过程中的作用 [J] . 李红 ,刘成倩 ,孙凤萍 . 上海农业学报 . 2018,第002期
2. 精浆外泌体在精子成熟过程中的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J] . 杜冠潮 ,王福 ,张继伟 . 山东医药 . 2020,第036期
3.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过程中自噬的作用及宿主自噬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J] . 王永 ,姜岩 . 山东医药 . 2021,第023期
4. CD163受体在PRRSV入侵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J] . 宋晓晖 ,王淑娟 ,张衍海 . 动物医学进展 . 2013,第004期
5. 与缝隙连接43蛋白相关的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外泌体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J] . 熊进挺 ,邓培刚 ,李嘉杰 .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 2021,第0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