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5614103871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2024

    11-22

    一、引言烟草(Nicotianatabacum)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模式植物,在农业生产和植物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为烟草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强大的手段,其中花粉介导的遗传转化具有更好的优势,如能够避免体细胞变异、可直接获得转基因配子等。脱外壁花粉由于去除了外壁的物理屏障,理论上更有利于外源基因的导入。基因枪法作为一种常用的遗传转化方法,已在多种植物材料的转化中取得成功。然而,关于基因枪法介导GUS基因转入烟草脱外壁花粉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开展相关...

  • 2024

    11-22

    一、引言亚麻(LinumusitatissimumL.)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纺织、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转基因技术为亚麻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传统的亚麻转基因方法往往面临着再生效率低、转化周期长等诸多问题。而直接分化再生系统具有再生过程相对简单、快速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转基因效率,因此本研究旨在应用直接分化再生系统深入开展亚麻转基因技术研究,为亚麻的品种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二、材料与方法(一)植物材料选用当地...

  • 2024

    11-22

    一、引言大豆(Glycinemax(L.)Merr.)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油脂、蛋白质生产以及动物饲料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遗传转化技术对大豆进行遗传改良已成为提高大豆产量、品质以及增强其抗逆性的重要手段。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且有效的大豆遗传转化方法之一,其具有转化效率相对较高、可导入较大片段外源DNA且遗传稳定性较好等优点。然而,该方法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如转化效率受多种因素制约、不同大豆品种之间转化效率差异较大等...

  • 2024

    11-21

    一、引言环境微生物在地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生态平衡维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了土壤肥力的形成、水体自净过程、大气成分的调节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众多关键生态过程。然而,环境微生物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种类繁多、丰度差异大且分布广泛,传统的微生物研究方法在解析环境微生物群落组成、功能和动态变化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核酸杂交技术作为一种分子生物学手段,能够基于核酸分子的互补配对原理,特异性地检测和分析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核酸序列,从而为深入了解环境微生物的...

  • 2024

    11-21

    一、引言家蚕在蚕业生产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生长发育状况直接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家蚕微孢子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的蚕病,具有传染性强、难以防治的特点。感染家蚕微孢子虫的家蚕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食欲不振、蚕体瘦小、吐丝量减少甚至不吐丝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蚕群大量死亡,给蚕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传统的家蚕微孢子虫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显微镜观察法、血清学检测法等。显微镜观察法虽然直观,但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且对于低浓度的孢子检测准确性较差,容易出现漏检情况。血清学检测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2024

    11-21

    一、引言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作为一种重要的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如酸奶、奶酪等发酵乳制品的生产,同时在生物制药领域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例如作为益生菌制剂用于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和免疫调节等。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对干酪乳杆菌进行遗传改造成为研究热点,而将外源质粒成功导入干酪乳杆菌则是实现其基因工程操作的关键步骤之一。电转化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将外源DNA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具有操作相对简便、转化效率较高等优点。然而,干酪乳杆菌由于其...

  • 2024

    11-21

    一、引言碳化硅(SiC)涂层因其优异的高温稳定性、高硬度、良好的化学惰性以及抗氧化性能,在航空航天、能源、机械制造等众多领域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上应用SiC涂层,可显著提高部件的抗高温氧化和热腐蚀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切削刀具表面制备SiC涂层,能够增强刀具的耐磨性和切削性能。传统的SiC制备方法如化学气相沉积(CVD)、反应烧结等存在设备昂贵、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等局限性。而聚碳硅烷先驱体转化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备技术,具有工艺相对简单、可在复杂...

  • 2024

    11-21

    一、引言纳米氧化镁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具有更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高比表面积、高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导热性和抗菌性等,在催化剂载体、陶瓷材料、橡胶和塑料添加剂、阻燃剂以及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的纳米氧化镁制备方法包括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等。固相法通常需要高温煅烧,能耗大且产品粒径分布较宽;气相法设备复杂、成本高昂,不利于大规模生产;而液相法中的沉淀转化法因其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控制反应条件等优点,成为制备纳米氧化镁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未...

共 906 条记录,当前 79 / 114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